扬尘在线监测系统作为环境监管的“电子哨兵”,其调试与校准质量直接决定监测数据的真实性。从设备初检到系统联调,从实验室标定到现场校验,每个环节都需遵循科学规程,以下为标准化实施要点。
一、前期准备与基础核查
开箱验收时对照装箱单清点主机、传感器探头、数据采集终端等组件,重点检查传感器膜片有无划痕损伤。查阅设备说明书确认适用量程(如0-10mg/m³或更高),准备好标准校准膜片、零气发生器及皂膜流量计。搭建临时工作台,配备防静电腕带防止静电损坏精密电路,准备数字万用表检测供电电压稳定性。
二、机械安装与电气连接
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位,采样口距离障碍物至少3米,避免涡流区干扰。垂直管道安装时保持采样头朝下,室外设备加装防雨罩。采用屏蔽电缆连接传感器与主机,接地电阻应小于4Ω。通电前使用压缩空气吹扫采样管路,清除制造残留微粒。上电后观察指示灯状态,通过串口调试助手检查通讯协议是否正常。
三、多级校准实施流程
零点校准:通入经高效过滤的洁净空气,待读数稳定后将当前值设为零点。量程校准:依次加载不同浓度的标准粉尘,推荐采用阶梯式递增法(如0→2→5→8mg/m³)。每次加载后等待60秒使数值充分响应,记录显示值与标准值的偏差。线性回归分析:选取至少5个校准点绘制标准曲线,相关系数应>0.999。重复性测试:在同一浓度下连续测量6次,计算相对标准偏差应<2%。
四、动态性能验证
模拟真实工况进行挑战测试:突然改变风速观察响应时间,正常应在30秒内达到90%终值;交替切换高低温环境(-20℃~50℃),检验温度补偿功能有效性。对于β射线吸收法仪器,需验证自清洁刮片机构的定时动作是否正常,防止积尘影响测量精度。
五、数据对接与质控管理
将监测数据接入环保平台前,需进行72小时连续试运行。每日自动生成质控图,标注超标时段对应的气象参数。每月进行跨度核查,用高浓度标准气体检验量程上限的准确性。建立原始记录档案,包含校准日志、故障维修记录及备件更换台账。